来念书·去听书 Podcast

by 桑格 20131207-interview-with-mulai

按:「来念书」是一档基于podcast应用的普通话节目,现阶段由 mulai 制作播出,每期一刻钟左右,介绍或选读文学作品。本文是 52Podcast 对 mulai 的专访。

以下为采访实录:

(S = 桑格,52Podcast 主编;M = mulai,「来念书」主播。)

S: 你是如何萌生了做播客的想法的?是受到了谁的影响吗?从你有这个做来念书的想法到真正开始做经历了多久的准备?主要是什么方面的准备?

M: 小时候很爱广播节目,发现有「播客」这种制作发布自己的节目的途径后,便萌生了自己去一档节目的想法。

想法虽然早就有,但到真正做出节目来,是经历了很多时间。

一些条件限制了这个想法的落实——早几年,难以找到免费的,代发节目的渠道,也没有够格的录音设备。2010年时因工作需要,为自己添一个录音笔,于是陆续做了一些现在看来显得很粗糙的节目,单单放到了土豆网上。2012年结识了一些已将节目放到苹果平台上的播客们,并且收到了爱听网的邀请,在录音设备上也稍作了升级,从而开始正式做「来念书」。

S: 为什么你会选择声音这种介质?

M: 声音有许多迷人之处。聆听声音时,投注的注意力可大可小;易于建立想象空间;不同状态、时间下去听同一种声音,可能会激发不一样的体验——声音富含魅力。

S: 你在做来念书这个播客的时候,你觉得你节目的核心是什么?你花在什么上的精力最多?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播客?你对它有什么期待么?

M: 「来念书」是一个选读和谈论文学作品的播客。它的核心是每期涉及的文学作品本身。

我花精力最多的地方,是考虑以下这个问题:怎样把文学作品转化为声音(如何读它、介绍它、谈论它,如何为它添上妥当的音乐)?

我期待在许多时间以后 ,自己和「听众」若去重听某一期节目,仍能得到一点儿感动,或生发一点儿思考。

S: 你和听众们的互动是怎么样的?

M: 目前还没有特意做「互动」。

有时,我会在电子邮件和新浪微博上看到一些听友的留言。

S: 你如何确定每一期的内容?做节目前你会做些什么准备?

M: 确定内容时,没有明确的「标准动作」。

准备工作其实不多,无非是腾出时间之类。

S: 你有关注别的播客么?

M: 关注,如前所说,之所以会正式开始做播客也是因为认识了一些「播友」。

S: 做来念书在你的生活中占了多少比重?

M: 这个不太好说。我现在从事的工作,在时间的要求上较有弹性,有时候我必须把大段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工作上,有时候时间就相对宽裕——那便给做节目提供了条件。当然,自己另有一些别的爱好,它们也需要花时间去做,需要做一些平衡和取舍。

总的来说,我觉得自己专注力欠缺,很有时候,是由兴致牵引着去做事的。做播客节目便是如此。

S: 目前为止做播客产生了收益么?或是都是自己投的钱?你对运营成本的收回有什么想法?

M: 没有钱上的收益。如果除去时间成本外,做播客的成本实质上是非常低的,因而也没有想过要回收。

S: 你觉得你会一直坚持么?为什么?什么是你的动力?

M: 如前所说,我常会因为“兴致”去干一些事。目前,做这档节目的兴致目前仍有,且蛮高的,但我不清楚未来的事,更新的频率也无法保证。

S: 对你影响最深的一本书 / 一部电影?

M: 有蛮多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我。然而它们给予的影响,常常是不稳定的,也难以分出轻重。

「来念书」中的涉及的作品就对我有些影响(但有更多作品,影响了我更多)。就像我在节目中无意于传递太多个人观点一样,我也无法具体回答这个问题。

S: 对那些想要做自媒体的人,你有什么建议吗?

M: 如果有时间、心力以及一点技术上的准备,又有足够的兴趣,那便可以开始行动。
它将是你「自己的」媒体,它应该让你本身,得到享受。

相关链接: